课程关键词:慧读国际 英语思维 北京少儿英语
现在的小朋友们面临的世界,和我们小时候相反,市面上有太多太多绘本,而且每年还在以成百上千的速度出版新书,要挑出真正值得买的绘本,是个技术活,让爱剁手的妈妈们都有了选书困难症。
看到书单就兴奋,立刻买买买剁断手,很快家里的绘本堆积如山。后来发现,一些畅销榜上的网红绘本,买回来后娃根本不感兴趣,不喜欢的书瞟一眼直接扔掉,让买书的一腔热情受到一万点伤害。
下血本了买回来的教训,肯定不能一个人默默承受,也让大家都来分担点对不。小编总结了几位妈妈的心得,希望能借此文帮助大家少走弯路,少花冤枉钱。
首先,绘本并不是越多越好
就拿玩具来说,宝宝的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。认知专家对宝宝的注意力做过研究,发现一次提供多种玩具(对小月龄宝宝,绘本也算玩具),宝宝眼花缭乱,根本无法从某一种玩具中受益。绘本也是同理。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,通常给孩子提供3-4本选,讲的时候,把另外的几本先收起来,避免宝宝三心二意。此外,有一些已经不再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,可以打包收起来了。
其次,真没那么多“家喻户晓”的绘本
话说,有件事小编一直忍不住想吐槽。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太多,而且各大商家都非常卖力的在推销自己出售的童书,绘本介绍里动不动就是“风靡世界”、”顶级大师“、“家喻户晓”、“欧美孩子最爱”这样的措辞。
Excuse me?? 别逗了,哪有那么多风靡世界家喻户晓的绘本啊……绘本界真正的顶级大师,两只手就能数出来好吗。
有些广告中号称美国家喻户晓的绘本,在美国生活了N年的人表示,没听说过啊?另一些在某个国家家喻户晓的绘本,在其他国家可能并不流行。比如《我爸爸》,书是好书,但是在美国的儿童书店里,真的没有辣么流行。
开始关注亲子阅读以来,对身边美国孩子图书库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:多元化。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非常惊人的,图书馆成千上万的绘本,随便借,随便看,经常有妈妈和孩子拖着拉杆箱来还书。除了那些经久不衰的绘本,在美国确实是很多孩子人手一本,但除了这一小部分经典绘本,每个孩子看的书都非常不同。而且,就算是家喻户晓的绘本,也不一定就对你家宝宝的胃口。
好绘本有一些共同点
看完前面部分,有些妈妈可能心凉了半截。这样的话,是不是买书全靠蒙和猜,娃喜不喜欢得看运气了呢?确实,要在绘本的汪洋大海里挑出适合宝宝的绘本并不容易。什么是好的绘本这件事,没有标准答案。并不一定家喻户晓的绘本就是好的。但是,给0-6岁的宝宝买启蒙绘本时,小编有一些可以参考的策略。
一是适龄
新生宝宝视网膜发育还不完全,对颜色对比强烈的书非常感兴趣,可以试着入几本黑白的启蒙书或者黑白卡;布书和触摸书也是1岁以下宝宝很好的选择,能在刺激宝宝感官能力的同时进行阅读启蒙。
1-3岁的宝宝,布书和触摸书可以继续看,有了自主阅读萌芽的宝宝,可以多提供厚纸板书给他们看,不容易撕坏,能给宝宝很多自主探索的空间。
3岁以上的宝宝,已经可以过度到普通平装绘本了,而且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能明确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喜欢看哪本书,家长也可以根据宝宝的喜好,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绘本。
二是互动性强
互动性强是优质绘本的共同点。比如随着宝宝打开一个翻翻页或者洞洞,故事情节会有所发展;触摸书中不同的部位,有不同的手感或者发出响声【慧读国际】。
但是互动性不一定来自于书的装帧设计,有一些绘本自身不带任何机关,但是故事情节、画风让宝宝的参与和代入感很强。比如绘本《鼠小弟》,没有任何翻翻页,故事情节非常简单,绘图甚至有点黑白的感觉,但是每个故事都有种让人想要参与进去,和鼠小弟做朋友的冲动,也是互动性强的表现。
喜不喜欢,娃说了算
说到底,娃的兴趣点才是王道。如果你是亲子阅读的新手爸妈,先别急着屯书,可以试着购买或者借阅绘画风格不同、故事主题不同的绘本(有代表性的,每种先买1-2本就可以了),带着实验精神和宝宝分享这些绘本,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,逐渐就能摸索出TA的兴趣点。
比如孩子特别喜欢(生活中的)火车,就可以准备各种火车和交通工具的绘本给孩子看。陪娃读绘本的时间越长,你就更容易摸索出娃的兴趣点,并且这个兴趣点是随年龄变化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宝宝如果反反复复让家长读同一本书,是很正常的表现,是阅读兴趣发展的里程碑,这个时候尽量满足宝宝的要求。回报是,你可能会发现宝宝对书的兴趣,逐渐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。
不要盲目屯书,不要迷信任何一本书,不要迷信任何一份书单,即使是一些非常权威的亲子阅读专家推荐的书单,如果其中某几本你的宝宝不喜欢,都很正常。
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如此不同,在这个书单满天飞的时代,多从孩子的独特个性和兴趣点出发,去选择适合TA的绘本。愿每个宝宝都邂逅自己最爱的好书。
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培训招生网看到的,谢谢!